世俱杯32强出炉!欧洲12队扎堆,淘汰赛或变“欧冠2.0”引争议

世俱杯32强出炉!欧洲12队扎堆,淘汰赛或变“欧冠2.0”引争议

欧冠决赛的烟花刚刚散去,五大联赛也纷纷宣告休赛。说实话,英超的争四战、西甲的国家德比刚落幕,突然间没有了周中周末的常规大餐,心里总觉得有点空虚。幸运的是,国际足联早有安排——今年夏天,虽然没有世界杯和欧洲杯那种全民盛宴,但首届扩军至32队的世俱杯绝对会是大场面。你看这改制多猛,直接把“俱乐部旅游杯”变成了“小世界杯”,单从参赛队伍名单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火药味。

这届世俱杯最引人注目的剧情,莫过于莱昂被踢出局一事。几个月前名单已经公布,结果临时,国际足联突然宣布“莱昂和帕丘卡是同一老板,得避嫌”。这操作乍一听挺合规,但细想下来怎么总觉得怪怪的——南美俱乐部之间资本交叉持股的情况多了去了,为什么现在才出事?这种临阵换将,搞得洛杉矶和美洲踢附加赛,简直就是多事。可说到底,足球界一直是“规则至上”,哪怕规则显得有些“临时加码”,球队也只能乖乖接受。

附加赛那天我守着直播,以为是场例行的比赛,结果看着看着变成了悬疑片。上半场罗德里格斯的乌龙球让人拍大腿——要是美洲先得分,洛杉矶岂不是急眼了?谁知道下半场形势逆转,热苏斯在第89分钟的绝平进球,将比赛拖入加时赛。更让人震惊的是,布安加在115分钟的推射绝杀,洛杉矶球员差点把教练抛到天上。这剧情有多刺激,放到好莱坞都得反复改剧本!不过也有声音质疑:作为中北美的“老字号”,美洲怎么就栽在了洛杉矶手里?或许这就是改制后的一种新气象——老大哥得让一让,给新势力腾位置了。

展开全文

看到32强的名单,我的第一反应就是:“欧洲队也太多了吧!”英超、西甲、德甲的传统豪门都不意外,连奥超的萨尔茨堡红牛也有了位置。相比之下,亚洲和非洲加起来才有7支球队。国际足联标榜“按系数排名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,欧洲俱乐部借助欧冠欧联的曝光率,积分早就甩开了其他大洲。举个例子,浦和红钻在J联赛里是绝对的王者,但放到世俱杯得和国米、河床一较高下,这难度堪比“小学生对决大学生”。不过,换个角度看,这不正是世俱杯的魅力吗?让不同风格的球队互相碰撞,说不定能擦出新火花。

抽签出来时,朋友圈简直炸了——B组的巴黎和马竞、G组的曼城和尤文,这哪是世俱杯,分明是“欧冠小组赛plus”!更有意思的是,除了萨尔茨堡红牛这种“欧洲小透明”,其他欧洲队的对手都是非欧洲球队,简直就是“保送剧本”。有专家算过,按这个分组,淘汰赛阶段很可能会有12支欧洲队进10强,到了八强阶段,搞不好又是皇马、拜仁这种老面孔扎堆。这时候,就有声音喊话:“世俱杯这安排,和欧冠有啥区别?干脆改名叫‘欧洲俱乐部锦标赛’得了!”

这届世俱杯从改制到抽签,争议不断。支持者说:“扩军才是让更多球队参与,足球要全球化。”反对者则回应:“欧洲球队占据了半壁江山,其他大洲就成了背景板,这算哪门子全球化?”还有人翻旧账说:“当年世俱杯就7支球队,皇马、巴萨照样踢得有来有回,现在硬凑32支队伍,根本是为了转播权赚钱!”

仔细想想,足球世界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。欧洲球队靠着强大的联赛体系和资本运作本就占据了优势,扩军虽然让名额增加了,但实力差距还是摆在那,短期内很难打破“欧洲主导”的局面。但换个角度看,像奥克兰城这样的球队,能和拜仁同组竞争,哪怕输了,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——毕竟,能够站在“小世界杯”的舞台上,机会难得。

至于这届世俱杯最终会变成“欧洲独霸”的舞台,还是会出现黑马奇迹?咱们就等着看接下来的好戏吧!反正对于球迷来说,有比赛看总比空窗期强,你说是不是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