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分享|黄猄蚁的树屋城堡

博物分享|黄猄蚁的树屋城堡

黄猄蚁是一种棕红色的蚂蚁,生活在热带地区,在树上用丝将未脱落的树叶连接在一起,修筑类似圆球的巢,小的巢只有成年人巴掌大小,大的巢能有篮球那么大,新修的巢被绿叶覆盖,慢慢会变成棕红或者棕黄色,如果显现出黑灰色,基本就废弃不用了。

在热带地区,将巢建在树上,有着无比的好处,能避免雨水冲淹,能保证干燥和相应的温度,也能避免被其他动物破坏。但将巢建在树上的蚂蚁确实不多,可能是建造材料的获取和建造难度太大。不过在雨林里还是能见到一些长在树上的“黑炸弹”。

最初见到黄猄蚁是在鹦哥嘴分站门口的杜英树上,一个像废纸团包裹的圆球挂在那里,还记得当时有人说这个蚂蚁咬人很痛,要小心一些。无奈巢太高,没法看到,后来再去的时候那个球就不见了,当时想可能是被人摘了吧。

后来比较深的接触是在做斑蝶越冬调查的时候,看到茂密的树上的挂着一串串的斑蝶,稍一惊动,漫天飞舞,绝对的梦幻世界。

在较矮的树梢上发现了黄猄蚁,因为正好看到他们正在搬运一只斑蝶,密密麻麻的大军在枝条上行进,同样也发现了他们一个废弃的窝,黑灰色的窝已经和树连接的很松散,为了一探究竟,用树枝慢慢挑下来,中途抖落几只在手上,果然和前辈们的忠告是一样的,咬人很痛,而且数量多的让人害怕,好在顺利到手。

窝很轻,仿佛就是几片树叶一般,透着缝隙能到里面是一层层包裹和细小的通道,尽管好奇里面的构造,但还是没忍心破坏,带回了家。

同样更好奇那个白色的丝絮状的东西是怎么来的?

很巧,在鹦哥岭办公室里的一本书给了我答案,新华社记者姜恩宇所著的《海南岛原野生态考察记》里有了非常贴切的观察和描述。黄猄蚁在筑巢时,首先要解决的是将待利用的树叶拉近合拢的问题,这一过程对于小小的黄猄蚁来说,并不是那么容易。他们需要一起排着横队,爬到树叶边缘,然后后腿勾着树叶,身体悬空去咬住另一片树叶,但往往间距很大,需要很多蚂蚁一起连接成蚂蚁链才能完成,此时一只蚂蚁咬住另一只的腰部,一节节相扣,慢慢的拉扯才能完成。

准备建造材料过程很精妙,连接的过程更精彩,他们会将自己的幼虫叼在嘴里,在需要粘接的地方刺激幼虫吐丝,一丝一丝的连接,最后将树叶完全粘接,严丝合缝。(前面的插图很真切的展示了其建造过程)

此图来自新华社记者姜恩宇

另外书中还提到:“一种生活在黄猄蚁巢穴附近的蜘蛛,其大小、颜色、外形与黄猄蚁非常相似,这种蜘蛛并不织网,而是在黄猄蚁巢穴附近游荡,或者用蛛丝飘荡在那里,寻找并捕食落单的黄猄蚁,而且捕食的时候都是用牙齿咬住黄猄蚁最后一对后腿的关节处,因为那一对后腿较长,黄猄蚁无法回头反击,然后蚁蟹蛛再杀死猎物。”

非常细致和不可思议的发现,让我眼前一亮。

此图来自新华社记者姜恩宇

最近一次看到黄猄蚁是在白沙的一所学校里,远远的看去,黄葛榕、秋枫的树上已经挂满了他们的巢穴。此时看到他们将树叶翻卷和连接的部分,脑中自动补充了纤夫拉船的那种辛苦和不易。

有时候只有和他们更直接的接触才更有感触,在树干上挂横幅的时候,正巧在那棵树附近,还未完成,受惊的黄猄蚁便浩浩荡荡的出动,抵抗侵袭的敌人,看到他们从巢穴里源源不断的涌出和手里剧烈的痛感,才知道他们威力无穷。

因此有人拿他们用作生物防治,将其挂在植株附近,依靠他们强悍的作战能力来治理各种害虫。

幸运的是在一棵树下正好看到一个掉落在地上的废弃巢穴,小心的慢慢剥开。此时白色的丝已经不牢靠,树叶也很脆弱,只能模糊的看到里面一层层的包裹,最后里面什么也没有,看起来就像是一堆枯树叶一般,不禁有些失望。

春去秋来,随着植物生长、季节更替,原先牢固的树叶慢慢脱落,此时黄猄蚁不得不继续开发新的阵地,建立新的巢穴。

巢穴还是那个模样,只是大小有了变化,但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建造的工艺和技巧,更包含着自然万物的无穷智慧。

活动招募

www.ecoactionnow.com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